这次大雨有一定致灾性

热点资讯 来源:红星新闻 2025-05-09 18:41:00
5月9日上午,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,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河北等10余省份面临大到暴雨,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或冰雹。当日,话题“这次大雨有一定致灾性”登上热搜。
记者了解到,5月8日,承德、西安等地已出现短时强降水、冰雹等强对流天气:承德市区因短时强降水导致低洼路段积水成河,多辆电动车被冲走;西安突降乒乓球大小冰雹,有市民称“前所未见”。
针对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、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的情况,5月9日,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域专家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宏伟,请其就城市应对挑战、管理防范措施及公众如何适应等问题进行了解答。
承德暴雨“有电动车被冲走”
有西安市民回忆瞬间现“冰雹河”
承德市气象台于5月8日15时44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:预计8日下午到9日白天,该市丰宁县南部、滦平县西部等多地迎来50~80毫米暴雨,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(最大雨强20~30毫米/小时)和雷暴大风(阵风8~10级)等强对流天气。
多段网传视频显示,暴雨后承德市区有街道水流成河,多辆电动车被冲走。此外,部分路段积水,有车辆被困。
据承德市民宁先生回忆,5月8日的天气呈渐进式变化,上午曾出现阳光,然后转为阴天;当日13时许出现零星降雨,15时30分左右雨势骤然增强,“40-50分钟内雨下得特别急,伴有雷声,树木被风吹得明显摇晃。”宁先生称,市区部分低洼路段出现积水,有电动车等被水流冲走,雨势于当日16时后逐渐减弱,到9日上午仍持续有小雨。

西安市气象台于5月8日19时47分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。8日晚,西安多地下起冰雹。网友实拍视频显示,冰雹大如乒乓球。

▲5月8日晚,西安下起冰雹
西安市民钟先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,冰雹有“乒乓球”那么大,砸在身上很疼,之前在西安从未见过。钟先生说,冰雹持续了约一小时,西安高新区部分街道地面上瞬间铺满了冰雹,地面上的雨水加冰雹形成“冰雹河”。
专家谈应对小尺度天气现象:
城市需破韧性短板,公众要养成安全习惯
据中国气象局此前科普,我国通常将水平范围在20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称作小尺度天气现象。这些小尺度天气现象“体型”微小,威力却不容忽视。比如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、冰雹等,通常影响范围较小、持续时间较短,但发生频率高且往往突然。
城市和公众如何应对小尺度天气现象?王宏伟表示,当前城市应对强对流天气等突发灾害性天气,可通过精准预警、韧性建设、公众参与三方面系统提升应对能力。
王宏伟指出,当前城市应对强对流天气,最大挑战在于强对流天气等突发灾害性天气不确定性强,预测预报的精准度和提前量不足。为此,气象部门在总体形势研判不佳时,需持续加密预警,并通过手机App、短信、电视、广播、电子大屏幕等广泛手段,将实时天气演变情况发送给社会公众。同时,长期以来要对公众进行公共安全方面的教育,避免公众因过往经验而低估风险。
在防范准备与措施方面,王宏伟强调,除了针对性举措,还要提升城市对极端天气的防灾减灾韧性,体现在事前预防、事中应对、事后恢复等方面。他以承德为例,其地处盆地,暴雨时雨水易汇集,需重视城市排水设施的畅通,如北京在暴雨前组织疏通窨井;可探索建设海绵城市等设施,增强城市排水能力。他同时指出,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对极端天气研判不足、公众安全意识提升不够等问题,应吸取其他地区经验,做好延展性思考。
王宏伟还提到,随着气候变化,强对流天气频率和强度可能增加,公众需做好多方面准备。一是知识准备,意识到“小尺度”天气事件频发,养成出门关注天气、随时关闭门窗、随身带伞等安全习惯;二是学习安全避险逃生知识,激发主动学习安全应急知识的意愿,将安全意识内化为自身素质;三是家庭储备一定的应急救援物资和必备生活物资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来临时,可能出现供应链中断的情况。
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
编辑 杨珒 责编 李彬彬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
关注公众号:拾黑(shiheibook)了解更多

友情链接:

下软件就上简单下载站:https://www.jdsec.com/
四季很好,只要有你,文娱排行榜:https://www.yaopaiming.com/
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:https://www.0xu.cn/

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
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
赞助链接